3)成绩全信息化管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网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业务系统之间条块分割的现象,造成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业务系统之间没有数据共享的基础和条件,导致各专业部门的报表输出出现“部门级”输出的现象。
7、影响 供电电能 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改善1。影响因素供电电能质量 1。自然现象的因素,如雷击、风暴、雨雪。2.电力设备和装置的自动保护和正常运行的因素,如大型电力设备和装置的自动保护和正常运行。3.炼钢电弧炉、电气化机车运行等电力用户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等大量因素投入运行对电能的影响质量。二、提高电能的措施质量 1,基于电力电子技术,抑制谐波。
采用新的整流电路;用相数乘法抑制谐波。2.利用配电网灵活交流输电系统(DFACTS)提高电能质量。目前,代表性的装置有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和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3.加强电力管理,采取合理的政策。建立完善的电能监测预警系统质量;加强电能生产和输送过程的标准化操作;统筹管理和安排其他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用电,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8、 供电 质量包括那四个方面1,供电 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电可靠性,二是电能质量。2.供电可靠度由供电可靠率来衡量。3.电能量质量现包含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电力谐波畸变率、负序电压系数、频率偏差五个指标。供电 质量可靠性、电压质量、频率质量、电压波形质量 4。我知道好像是容量,充电速度,电压,输出电压。决定用户供电 质量的指标是电压、频率和可靠性。
实际供电电压由于阻抗、用电负荷变化、负荷性质等因素,在幅值、波形、三相对称等方面与理想功率有偏差。(1)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电网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实际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根据国家标准,电压偏差允许值为:A、35 kV及以上电压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b、1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允许电压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9、 供电 质量是指什么供电质量是提供合格可靠电能的能力和程度,包括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是指提供给用户的电能质量。通常用电压、频率和波形来衡量。电压指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不平衡等指标,频率指频率偏差,波形指电压正弦波畸变率。供电的可靠性是衡量供配电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的把它排在质量指标的首位。
例如,年时间为8350小时,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为83.5小时,即停电时间占全年的1%,则供电的可靠性为99%。扩展数据:改善措施供电 质量: 1,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抑制谐波。具体可采取安装谐波补偿装置的措施;采用新的整流电路;用相数乘法抑制谐波,2.采用配电网的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目前,代表性的装置有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和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
文章TAG:供电 报告 分析 绩效 考核 供电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