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将采集的所有薄片资料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根据地质学中火山岩岩性成分的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命名,拍摄了272张显微照片。岩性识别样本库的建立(一)岩心薄片岩性的命名准确的岩心岩性命名是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其次,岩心分析 资料基本上代表了某一深度点有限空间内的岩石(物性)特征(岩石样本大小),而测井信息反映的是某一深度点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的岩石(物性)特征,空间分布大小取决于测井仪器的纵向分辨率和径向探测深度。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完井过程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实践

1、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完井过程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实践

储层保护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地质、钻井、固井、测井、射孔、酸化、压裂、试油、采油(气)、修井、注水等全过程。每次作业都要注意储层保护,否则会造成储层损害。完井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的实用技术是选择合适的完井方法。射孔完井采用优质射孔液,优化射孔参数,孔径大、密度合理、穿透深。对于需要压裂酸化完井的油气藏,根据地层特点,通过室内筛选优化,确定压裂液和酸液配方;为控制气藏压裂酸化胶凝,应加入助排剂,并采取返排工艺措施,必要或可能时使用液氮辅助排水;加入粘土稳定剂。

南海西部深海平原SA岩心浊流沉积特征

本实验将实验流体(水或煤油)以不同的注入速度注入岩心,测量每个注入速度下的岩心损伤率。从注入速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油气藏岩心对流量的敏感性。速度敏感性评价结果见表317。表317某井10 #岩心速度敏感性测试结果速度敏感性测试曲线见图3169。从表317和图3169可以看出,该岩心的最大渗透率损害率仅为9.5%,因此可以得出6区储层对速度基本不敏感的结论。

注蒸汽开采稠油油藏时岩石层的伤害研究

2、南海西部深海平原SA-岩心浊流沉积特征

陈芳、李、刘健、、、张欣、廖志良、陈朝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一作者简介:1966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微动物学和沉积学研究。本文对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SA1434柱状样的沉积物组成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柱状样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质粘土、砂质粘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砂质粉土、砂和粉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岩芯  结论  资料  分析  岩芯资料分析结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