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煤代石油”系统烯烃技术升级编辑:荀悦中科院7月10日报道,现代化工原料主要依赖石油裂解生产的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发展中国煤化工的优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产运省和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
通过化学过程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成品,再进一步加工成化工和能源产品的产业。包括焦化、电石化学、煤气化等。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煤化工前景广阔。纵观近百年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每一次原料结构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化学工业的巨大变革。1984年,世界化石燃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74%,石油约占12%,天然气约占10%。从资源角度看,煤炭将是潜在的主要化工原料。
在不久的将来,钢铁等冶金行业使用的焦炭仍将依赖煤炭炼焦,萘、蒽等多环化合物等焦化化学品仍难以替代石化行业的有机化工原料;随着新型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煤气化仍将是煤化工的一个主要方面;近年来,由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通过碳化学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进展迅速,备受关注。从煤制中取液体燃料是采用低温干馏、直接液化还是间接液化取决于技术经济评价。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阶段。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经济翻两番。为了保证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煤炭资源将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未来其经济价值将不断提高。
这14年也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预计未来14年GDP年均增速保持在7.5%,GDP总量将从2005年的18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4万亿元,按现行市场汇率折合6.7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从2005年的1700美元增加到4800美元。改革开放以来27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4,未来15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3.75%。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左右。
文章TAG:煤制 烯烃 形势 分析 中国煤制烯烃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