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重组整合的过程,中国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2017年中国制造业中国企业数量逐年减少,2018年较2017年有所增加,中国制造业2004年超过德国,2006年超过日本,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制造业,2018年中国制造业新增产值40027亿美元,美国制造业新增产值21733亿美元(2017年),日本10073亿美元(2017年),德国8324亿美元,韩国4409亿美元。
改为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从“三供一补”的低端制造到高端装备为代表的高端全球价值链制造业;从产业链末端的“世界工厂”到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不仅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而且制造业的附加值持续增长。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国。2006年超过日本,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的主要成就(一)工业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过7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从短缺到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的产量从小到大。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改善。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19.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0.2亿元,年均增长12.61%,高于同期1.1%的国民收入增速。工业利润总额从1952年的28.3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4916亿元,增长了2647倍;工业企业数量从1952年的16.95万户上升到2017年的37.27万户,增长约2.2倍;工业企业资产从1978年的452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0.5亿元,增长约248倍。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根据企业采购经理月度调查结果编制的指数,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三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字段。PMI指数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整体经济扩张,低于50%时,反映整体经济收缩。1.PMI指数原始数据的调查和统计调查范围: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中的31个行业类别,3000个调查样本;不是制造业 36行业类别,4000个调查样本。
文章TAG:制造业 分析 2017年中国制造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