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技术和材料问题,刚刚起步的陈岱鞋业未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1993年开始,以安踏为代表的陈埭由“内”转“外”,开始为跨国代工生产运动鞋。海外订单让很多晋江运动鞋厂商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安踏公司在此期间并不突出。与晋江很多制鞋企业不同的是,安踏公司不仅承接海外订单,还专注于国内市场,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的分销渠道。
4、 安踏的成长模式是什么?1、安踏是体育用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自2001年以来,安踏连续四年位居国内运动鞋市场第一;安踏拥有体育用品行业最强大的销售网络,分公司和零售店遍布全国,全国专卖店和专柜近4000家;拥有国际化生产线和数百家配套生产企业,近万名员工服务于安踏的快速发展。是同行业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2.安踏是赞助和品牌运营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的企业。2004年,安踏签约中国乒乓球冠军王皓,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个签下体育明星做代言人,导致。安踏2005年,赛事和赞助投入超过1亿元;安踏是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BA)、中国男排联赛、中国女排联赛、中国乒超联赛、极限赛的唯一指定体育器材赞助商;安踏与世界排名前十的京信广告公司的全面合作已经开始。
5、面试来 安踏的3个理由面试的三个理由是什么?安踏?一份让人感到快乐的工作环境,一个完美的成长通道,还有体育活动。安踏高价值办公空间,幸福感爆棚环境。公司为不同需求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内部培训课程,帮助员工跨部门学习知识和技能。安踏有一年一度的“不停跑活动”。安踏该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运动鞋及配件等运动器材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
6、案例 分析: 安踏“独一无二”的产业链管理理念帮助国内大部分人体验“永无止境”的运动生活,也体现了民营企业在与耐克、阿迪达斯的对抗中的标杆意义。作为福布斯和胡润中国品牌榜的双重新贵,安踏体育创始人兼掌门人丁志忠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未雨绸缪才是生存之道。”他告诉记者,困扰很多服务企业的人民币升值、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增加等问题,并没有对安踏造成很大影响。“一个企业必须经得起风浪。环境问题只是次要矛盾。死敌往往来自自身,竞争力就是生命力。
2008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营业额超过22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净利润高达4.34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超越李宁、特步等同行。二十出头就创办了安踏的丁志忠很早就意识到“制造业不可能是安踏”的全部,事实上,依托晋江体育产业集群,塑造产业价值链的控制力,从而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正是这家企业借助代工业务崛起的途径。
文章TAG:安踏 环境 分析 安踏的环境分析